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地方采風> 彰化古城輕慢知旅 尋覓300年前古城門

地方采風

字級

彰化古城輕慢知旅 尋覓300年前古城門

【人間社 劉美汝 彰化報導】 2024-05-07
彰化社區大學副校長妙宥法師鼓勵師生親近古蹟,深入了解在地文化,5月4日邀請考古類型文化資產教育推廣講師林賜勳,為30位學員導覽「歡迎回到彰化城–輕慢知旅」,以嶄新的視野尋找300年前的東門、北門、西門、南門,及各城門福德祠。

林賜勳說,1723年彰化設縣,南至雲林虎尾,北至大甲溪。彰化城門、城牆於日據時代陸續被拆除,縣城已毫無殘留,現代人以相對位置知道縣城所在,譬如以石碑判斷聚落,以土地公廟判別河道的地方。

縣城東門,又稱樂耕門,即今縣議會所在地。北門又稱拱辰門,是通往北方的要道,城池與鄰近的八卦山脈被比喻成「葫蘆吸露」與「蜈蚣照珠」的形象。西門又稱慶豐門,是通往鹿港要道的繁華商業區。南門古稱宣平門,矗立200多年,為開闢現今的民族路而被拆除。在南門福德祠旁,建了一座仿城門的建築,讓人們感受古城的風華。

賦予古城舊建築新的生命義意及創造價值,是一個令人振奮且具有挑戰性的責任與使命。將古城的建築物規劃為文化中心、藝術畫廊或博物館;或將古老的建築物改造成藝術家、設計師和工匠的工作室,一來可保護這些建築,同時也為當代文青提供一個創作和交流的空間。

林賜勳建議政府執行導覽計劃,將古城的建築改造成社區活動中心、音樂會場地或婚禮場所,讓人們重新關注這些建築,為社區帶來活力,使遊客了解彰化建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。勉眾仔細觀察生活周遭的人事物,結合過去學習的書本、電腦資訊知識,從新看待生長的土地正在發生什麼事情。

學員陳美幸回饋,感謝有專業的考古學老師引導,可邊走、邊聽、邊看,重新認識彰化,跟在地產生更多的連結和感情。張美滿表示,透過輕慢知旅,才知道有孔子廟的地方就有縣城,媽祖竟然恭奉在城門上,守護彰化城。江志遠說,走讀過程中,很感謝日光堂藥局老闆分享自己收藏的北門石碑,見證寶貴的文化遺產。
12345678910第1 / 373頁
追蹤我們